7月6日,市民李先生在微博上爆料,称其卖房时遇到拥有“双重户口”的买房女子,并已向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进行了举报。
李先生说,2009年6月,他的妻子与刘赛红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将东城区的一套住房卖给刘赛红。当时刘赛红留下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户籍地显示为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幸福东园小区2000号。
事后李先生后悔,欲寻回住房,但遭到刘赛红拒绝,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今年6月25日,李先生无意间找到了张刘赛红的二代身份证。但身份证显示,刘赛红的户籍地址为山西省灵石县英武乡岑泊村某号。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两个身份信息,我怀疑刘赛红的北京户口是空挂的,是通过非法手段办的”,李先生因此起诉刘赛红买房时提供假身份证件,请求法院确认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事后,北京警方的户籍部门工作人员证实,刘赛红的北京身份证也不是找街边非法小贩伪造的,通过公安机关的内部网络可以查询到。
对刘赛红最初的北京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幸福东园小区2000号,记者也进行了实地探访,但没有找到“2000号”。
幸福东园小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小区居民数据库里输入“刘赛红”,也没有查到其人。
>>回应
镇政府将展开调查
北房镇幸福东园小区2000号的地址为何不存在。北房镇政府宣传委员钟先生称,之前并不了解此事,但政府方面会做出调查。关于该小区为何有不存在的地址落到户口上,以及一共有多少户人有此情况,钟先生表示“不知情”。
同时,钟先生解释称,当初有小城镇户口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城乡地段开展,一些本地农业户口的居民也可以转入,其他一些外省人员通过特定的手续也可以转入。而且当时的小城镇户口的政策可能会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不清楚刘赛红“是否钻了空子”。(记者孟凡泽)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