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天津、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及四川盆地南部等地将再现雾霾。连日来出现的雾霾天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应对雾霾,各地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措施,向雾霾宣战。 应急预案适时启动 国务院发布治理大气“国十条”后,各地纷纷出台应急预案,对空气质量进行分类,并明确不同污染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减少雾霾天气对群众健康的直接影响。 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12月3日傍晚将空气污染预警由橙色升级为红色,按预案立即启动红色响应。这是该市今年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10月22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涉及监测预报、预警应急、落实保障等3方面7项内容,包含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预警发布与解除、组织保障、督查考核、社会监督。 11月18日,济南市政府出台《济南市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分为红、橙、黄3级,并明确应对各级预警的相应措施。比如,红色预警启动时,绕城高速以内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停止所有大型户外活动,停止除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生产活动等。 去污染源从煤入手 在京津冀地区,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电钢铁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作为高耗能行业集中分布大省,河北治理雾霾率先向燃煤“开刀”。目前,河北已经拆除、升级改造了一批重污染设施,拆除燃煤小锅炉、茶炉、炉窑411台,并计划年底前完成3.5万台目标。除了燃煤,河北还将针对重污染地区开展除尘改造。在取暖季到来之前,确保完成部分电厂燃煤机组除尘改造。 沈阳市环保局近日要求所有燃煤锅炉,必须确保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所有储煤场、灰渣场必须采取搭建煤棚、建设防尘网、煤堆苫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各地加快“煤改气”步伐,加大新能源开发使用比重,从根源上控制空气污染物排放。郑州在2013年4月15日发布的《“蓝天”工程白皮书》中提出,加快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的6家热源厂“煤改气”工程建设,2015年底停止使用燃煤。同时,郑州市将不再审批建设新的燃煤热电企业,逐步减少煤炭消费量,不断提高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 天津在加快“煤改气”进程中,提高燃气供热面积和燃气供热比重。到2014年,全市燃气供热将提高至64.47%。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