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箱维权:sxyqfz@163.com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欢迎进入山西舆情法治网!
文化传媒 首页 -> 文化传媒
去年才修好的马路上 塌出个5平方米大坑(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3-6-27   发布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事发太原市朝阳街,可能是水泡、车碾所致

本报6月25日讯(记者 冯戎 实习生 武建伟)“朝阳街去年11月才修好通车,怎么就塌了个坑?”今日凌晨,太原市朝阳街双塔南路口西南角,路面塌陷了一个坑洞,面积约5平方米,深约1米多。上午,不少太原市民发微博议论此事。最近,太原市已发生多起类似塌陷。


今日9时许,记者骑公共自行车前往现场。刚到朝阳街没骑几米,就被堵住了,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已排成长龙。走走停停地骑了约10分钟,记者才来到朝阳街双塔南路口,只见十字路口西南角围着临时警戒线,里面是塌陷坑洞。两名交警正站在警戒线外指挥车辆和行人通过。


记者走近警戒线,看到坑口面积大约5平方米,深约1到1.5米,里面堆着陷下去的柏油路面碎块。塌陷坑洞的东、南、北三面都是泥墙,边缘露出的柏油路横断面很新,下面土层是深黄色,显得很湿润。坑洞西面地下有空洞,还能看到一块垒着的混凝土和红砖,上面对着两口供气井。在坑洞两边能看到清晰的大车轮胎压过的痕迹。


不一会儿,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工作人员带来了黄色的抢险围挡,绕着塌陷地方围了一圈。太原市煤气公司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用仪器将坑洞里外都检测一遍,确定没有煤气泄漏。


市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路去年年底机动车道路面工程大体完成,但目前仍属于在建路,没移交给市政管理,产权单位还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这里是湿陷性黄土地质,塌陷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多的水浸泡黄土,将土带走,形成地下坑洞,而路面又被大车碾压导致塌陷。”该工作人员说,坑洞旁边供气井的防水没有做好,雨水顺着井边流入地下,渗透到土中。


记者看到,太原市住建委城建管理中心负责人也来到现场。该负责人说,目前塌陷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我们已安排工作人员尽快对坑洞进行回填,恢复交通。到晚上9点多,我们再过来挖开进行彻底检测。”


■延伸阅读


A 3支专业队伍 每天上路巡检


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每天市城乡管理委员会都会有3支专业队伍上路巡查地下空洞、隐患。第一支队伍是包括市政管理处在内的道路巡视队伍,第二支是和太原市环卫局联动组成的队伍,环卫职工在清扫时注意查看路面是否存在问题;第三是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


该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太原市并州东西街中间发生大面积坍塌后,他们就成立了检测中心,专门对地下空洞、隐患进行排查。“我们还与国内一些大公司合作,引进一批国内先进设备。当巡视人员发现可能存在问题,就会派专门的检测车过去检测。”该负责人说,前几天,他们还派工作人员去广东参加了国内第一期道路管网空洞检测培训。什么样的道路可能存在隐患呢?该负责人说,如果路面下沉或无端产生裂缝,可能是地下有空洞的警示,市民如发现,可向市政等部门反映。


B 窨井、花池附近容易出现塌陷


省城道路为何坍塌多?哪些地方出现塌陷的可能性大呢?就此,记者咨询了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由于我市位于黄土高原,很多区域的土质属于湿陷性黄土,这样黄土一旦被水淹后,强度就会变小,容易下陷。”该负责人介绍,如果湿水黄土没有去向的话,下陷几厘米就没事了。但如果地面下有管线等通道,泥土溶解到水里,就会顺水流走,形成地下空洞。这样的路面经过车辆碾压,很容易造成塌陷。“一般来说,窨井附近容易出现塌陷。因为有时由于防水做得不好,雨水等水流可能顺着井边流入地下,渗透到黄土中。”该负责人说,另外,花池周围也容易出现路面塌陷的情况。“为了让树木长得好,绿化带下面通常都没有用混凝土封住,全部是黄土。这样长期浇水、雨水渗漏,泥土含水性高,容易流失,从而导致附近路面塌陷。”


■链接


省城近期道路塌陷案例


●5月22日 并州路铜厂对面,离商铺两米远的便道下陷近20厘米。


●5月23日 在大东关东华门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北门口,机动车道和绿化带连接处塌陷一面积约3.5平方米的坑,导致一货车后轮陷进坑中。


●6月4日晚 在西太堡街与双塔南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绿化带边,非机动车道路面塌陷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坑。


●6月21日 在青年东街与并州路口往西100米自行车道与花池边,路面塌陷,形成一面积约20平方米、深约1.7米的大坑。


●6月24日上午 双塔西街邮电大厦附近的马路牙子边塌陷一个大坑,其直径约1米,深约1米,据目击者说,有行人不小心掉了进去。


很多城市频现路面塌陷


●3月18日 河北省张家口市区一主干道出现路面塌陷情况。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该路段已经发生过十余次路面塌陷事故。


●5月20日晚9时许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一路段突发塌陷事故。塌陷处出现一个直径约10米,深约5米的大坑。目击者称,有多人掉入坑中。


●5月21日下午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红棉二路路面塌陷造成的椭圆形塌陷坑,长12米、宽6米、深3-4米。5人被埋身亡。


●6月16日凌晨 107国道深圳宝安西乡西成工业区段中间车道发生塌陷,形成30余平方米大坑,造成一辆途经货车后悬挂受损,无人员伤亡。


●6月17日 湖南省娄底市潭邵高速娄底连接线万宝镇路段发生道路塌陷事故,一个直径约3米的“天坑”突然出现在辅道中央,一辆行驶至该处的摩托车不慎栽进了“陷阱”。


采写:本报记者 冯戎 实习生 武建伟


摄影:本报记者 钟清

 

法律咨询 更多
标 题:
姓 名:
内 容: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