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个县(市、区)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
□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0个
□有中国名牌产品16个,省名牌产品440个
本报讯 (记者 岳晋峰)5月30日,记者在全省质量工作会上获悉:自2007年开展质量立省活动以来,我省质量工作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质量振兴活动蓬勃开展,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夯实,实施名牌战略初见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省政府相继出台了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省的意见》《山西省质量立省实施方案》《山西省质量奖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质量工作的政策文件10多件,制定了包括对中国名牌产品实施百万元奖励、建立政府质量奖制度、全面启动质量立省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全省有116个县(市、区)开展了“质量兴市(县)”活动,长治、汾阳、侯马、清徐、泽州、高平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称号,太钢不锈和山西汾酒荣获 “山西省质量奖”,山西焦化、南风化工、汾酒集团、厦普赛尔等一批企业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引领作用,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评价、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发布省级地方标准273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0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21个,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个。扎实开展计量工作,强化量传溯源体系建设,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1554项,走在中西部前列。
各部门以各种形式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对质量工作形成了有力推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6个,山西省名牌产品44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1件,中国驰名商标67件,山西省著名商标999件。全省34项重点工程获国家“鲁班奖”,451项工程获省“汾水杯”优质工程。培育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11个,认定“中华老字号”企业27家,山西美特好、太原唐久跻身中国连锁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