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小林实习生柴颖杰)经过在太原市人民医院不到一周的治疗和护理,57岁的无主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精神状态好转,与之前情绪不佳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8月12日,记者获悉,太原市人民医院推广标准化诊疗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不仅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同时让患者享受到亲人般的护理服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普遍赞誉。
8月7日上午10时,太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来了一位特殊病人。他孤身一人,没有亲人的照顾,衣衫褴褛,全身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这名患者名叫姚政,男,57岁,被诊断为脑梗塞5年,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由于突感病情加重,失语后由单位同事送至该医院住院。太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第一时间制定标准化诊疗、护理计划,安排业务精良的护理团队给予特殊监护。
由于脑梗塞导致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受损,患者只能含糊地说出“对”、“好”、“不行啦”这三组词。这不仅给正常治疗带来困难,同时加重了日常护理工作的负担。在护士长张静的带领下,科室责任护士为姚政进行全身擦洗、剪指甲、刮胡须。护理人员运用日常护理工作中制作的图册与患者进行沟通,例如:用含有“吃饭、喝水、上厕所”字样的卡片进行沟通,基本解决了日常生活沟通的问题。患者身高一米八,体重八十多公斤,由于肢体功能受限,每次如厕都需要护理人员搀扶,科室的护士们毫无怨言,打饭、喂饭、打水、喂水这些日常本该亲人做的事情,都是由护士完成的。
每每看到护士们为自己治疗、护理时,姚政总是竖起左手大拇指,从嘴里发出:“好,好,好!”的声音。这一幕感人的场面,定格在其他住院患者的脑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