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上买了个翻盖手机,里面的文字竟全是日文手机里还有一个漂亮女孩的不少照片辗转找到女孩,这居然是她大连前男友的电话……
10元,南宫地摊上买了个没电的老式翻盖手机。
10元,又配了个万能充电器。
手机终于开了机,买手机的王军胜傻了眼,手机能用,却是个日本手机。
找人帮忙后,翻出相册,里面大部分是一个漂亮女孩的个人照,而且是日本生活照。
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王军胜动了心,想让照片回到它的主人身边。
地摊上买了部旧手机开了机发现是部日本手机
7月8日上午,记者见到王军胜时,他一手拎着雨伞,一手拿着手机盒。手机盒里面装着两部手机,都是翻盖的,一部康佳手机,一部黑色白边的日本手机,上面写着“AU”。“这部康佳手机也是在地摊上淘的,只花了5元。”王军胜说。
手机是从哪儿买的?王军胜说,他特别喜欢老物件,经常去逛南宫市场,寻找老照片。今年年初,他在南宫市场一家卖杂物的摊点上看到一部旧手机,第一眼,他就爱上这部手机,就花10元买了回来。买回来后,他又花10元钱配了个万能充电器,充上电后,手机竟然开了机,这让他有点意外。“可是,开了机,我就傻了,里面全都是日文。”王军胜说,他从网上查了下,发现这是日本当地的手机,在国内没法用。“从哪儿进入菜单,我都不知道,在配电池的地方,老板的朋友帮忙看了看手机,才告诉我哪个是进入菜单的按钮。”王军胜说,他打开手机里的菜单,研究了很久,在里面找到了相册。相册里大部分是一名女子的单人照,看着这些照片,他觉得每一张相片都是一个故事,希望这些相片能回到主人身边。
手机里照片日期是2004年
打开手机,记者看到键盘上的除了数字还有日文符号。“你没看到这些日文?”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军胜说,他没在意,打开手机后才发现是日本手机。
翻开手机,记者找到里面的通讯录,能看懂通讯录上的名字有周××、朱××等,还有一些是用日文标注的名字,打开这些名字下方对应的电话,记者看到这些都是0901和0053打头的电话,有的是11位,有的是19位。通讯录里共有20余个联系人。
接着,记者又打开相册,里面共20张照片,还有一些视频,主角大部分是一名20多岁的漂亮女子,留着长发。从相片属性得知,相片多是2004年拍的。
留学生帮忙找到“父亲”的电话
记者经朋友介绍,联系上刚从日本留学回来不久的康达。
9日上午,在坝陵南街,记者把手机给康达看后,他说日本共有4家通讯公司,这是其中一家网络覆盖面积比较大的AU公司的手机,他也没见过这款手机,估计是几年前生产的。“这部手机只能在日本当地使用,国内没法用。”康达说,手机的摄像头是坏的,“机主有可能是带着手机回来一段时间,等返回日本时,拿它还能联系朋友。”
打开通讯录,康达说,通讯录存的都是中国人的名字,机主肯定是中国人。翻看着通讯录,康达突然指着其中一个日文,说是“父亲”。听了这话,记者让康达赶紧看看里面有没有联系方式。
看着里面0053打头的电话,康达说,前面的00534586是代理商的号,意思是从日本往中国打电话,只收日本当地的市话费,后面138的电话是手机号。
电话接通对方从最初的怀疑到相信
“这是机主父亲的联系方式吗?”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记者拨打138这个手机号,电话接通了,手机显示这个号码是山西太原的移动号。““您好,我想问下,您的女儿是不是日本留过学。”“早就回来了,你是谁?”
记者说明情况后,对方给了记者他女儿的139的手机号。
记者又问对方他女儿哪年去的日本,什么时候从日本回来,对方警惕地问记者是哪儿的,又说别给她女儿打了,说完对方就挂断电话。
随后,记者打通139的这部手机号码,说明来意后,记者想见面让对方看看手机,对方不愿意。在仔细核对了记者名字和单位后,她又说想看看照片里的手机,让记者用微信给她发过去。微信里传完照片。很快,138这部手机号又给记者打来电话,问记者可以在哪儿取手机。
照片主人拿走手机
9日11时许,记者再次联系王军胜,得知找到机主时,他直说太快了,问记者是怎么找到的,问手机是被偷了的还是丢了的。“我还是想要这部手机,毕竟是这部手机让我有了收藏旧手机的爱好,要是机主不要这部手机,能不能把照片倒出来,手机还是给了我。”王军胜说。
9日14时45分许,138手机号机主来到本报热线新闻部,他姓吴,见到记者,他直说不好意思。看着手机屏保上的照片,吴先生说是她女儿。“刚接到电话,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毕竟女儿已经回来七八年了。”在得知王军胜还想留着这部手机时,吴先生说他把手机带给女儿,让女儿把手机里的相关信息倒出来,最晚下周,会把手机还回来。
照片主人挺纳闷手机是大连前男友的
10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到吴先生的女儿,她说,手机她见到了,不是她的手机,而是前男友的手机,对方和她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后一起留学去的日本。“七八年前,我们一起回的国,因为各种原因回国后就分了手,他回到大连,我回到太原。”吴女士说,回国后就没再联系,各自成家,她现在已经把手机里相关的信息都删掉了,觉得尘封的记忆就让它继续尘封着,不想留下纪念。“我也挺纳闷的,他都没有来过太原,手机怎么会到了太原的市场上?”吴女士说,她在日本用的手机一直放在家里,这个事情她的父亲也知道,所以最初接到电话时会很警惕。
采访中,吴女士说,世界上有太多的机缘巧合,虽然纳闷,但也不会去多想,让它随遇而安。现在让她觉得最担心的是,现在手机的功能又多,个人信息量也大,不少人利用丢失或被盗手机里的信息行骗,对于不用的手机,她会把里面的信息全部删除。
16日上午,吴先生把手机送回报社,记者再次联系王军胜后,他把手机拿走。
○延伸调查
二手手机据说都是“正常渠道”来的哦
一个日本手机居然能“流落”到中国的地摊上。那么,目前二手手机销售状况如何?
7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南门走访了一些销售二手手机的店铺。记者看到,柜台里的二手手机款式很多,有直板的、翻盖的;有智能机,也有普通机;诺基亚、三星、苹果等多个品牌的手机都有,每部手机的售价在50元至几千元不等。每部二手手机外壳都有七八成新,手机里没有之前使用者的任何相关信息。“手机有充电器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店主们都说没有,要充电器和电池都需要另外花钱配。对于手机来源如何,店主们都说让记者放心,都是正规渠道收回的手机。
采访中,一名男子拿着一部手机来卖,手机壳是粉色的。男子想卖300元,可店主只愿一百多元收购。记者提出想看看手机时,男子拿出手机,记者看到这是一部智能机,但无法打开,男子说手机没电了,手机是好的。“这不是你的手机吧。”记者问。男子收回手机,没有说话就离开了。
这些二手手机都是从哪来的?记者采访到多年从事手机销售的李先生,对方说,有些手机是正常收购的,有些手机是被偷或捡来卖的。“现在的手机有的有密码,有的没有密码。当他拿来时,我们就问他有没有密码,对于有密码而答不对,或没密码说有密码的,这些就是偷来或捡来的。”李先生说,有的小偷他们都认识,但这都是行业的潜规则。
李先生说,虽然一些手机是正常回收,但回收的方式却很霸道。“比方说,回收手机的人拿到手机,报出一个价,卖手机的人觉得不合适,想拿回手机,可收手机的几个人却来回倒手,卖手机的人拿不到手机,只能按收手机人给的价卖掉。”
收回的手机如何处理?李先生说,只要是收回来的手机都会恢复出厂设置,删除手机里的相关信息,然后就是清洗手机里的零部件,给手机外壳喷油,使手机看上去很新,对于一些外壳特别旧的手机,有的直接就更换了外壳,让收回的手机卖个更好的价钱。“很多智能机都设置了定位、防盗系统,这些系统只要恢复出厂设置就会消失,我国目前还不能找回丢失的手机,只能是抓住小偷后,让小偷指认把偷来的手机卖到了哪里。”李先生说,他们那儿前几天就出过这样的事。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贾蔚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