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名80后。说起80后这代人,让人联想到的是缺乏责任感和集体感……可他却用80后少有的这份成熟与稳重,在党旗下谱写并诠释了一首首忠诚与责任的亮丽诗篇,他就是长邯高速改扩建工程ZB1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王岩。不了解他的人第一次看到刚30出头的他,也许会怀疑他的能力与水平,但是只要了解他的人,无不被他的精业和敬业所折服。从刚从校园出来时的翩翩少年到如今辛勤耕耘的帅气工程师,工地就是他的家,企业就是他的舞台,他在这个舞台上跳出了一支阳光舞曲。 在担任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期间,他始终把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化当作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严格按照局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结合项目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予以具体化和不断创新。全面实现了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工程质量有序可控,在公司组织的施工技术管理检查和评比中,也多次获得好成绩。严谨的管理,更为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每次到工地,都把刚参加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带到施工现场,翻开图纸和技术交底,通过提问及解答,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以及完工后对于施工过程的思考,让他们学会想、学会做、学会总结。并且定时集中培训,定期考核,年轻的技术人员迅速成长,已经充实在项目管理的关键岗位上。 效益创造最大化,他通过全面研究合同条款,把符合变更设计和索赔的全部条件列成清单,结合工程量清单报价的高低,进行止损和增效项目的变更索赔计划,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审核图纸、现场核对,对不符的设计和不利于施工的项目,按照相应的变更条件进行了变更申报和图纸漏列数量增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变更索赔项目验工计价180余万元。他通过有效的开展以上工作,实现了合同内收入“颗粒归仓”,合同外收入“节节攀升”。 忠诚企业无私化,长邯ZB1项目部承担了管段内大部分难、险、急的工程项目,从姜庄大桥铺架节点工期到石潞线改路工程的拨接开通,都留下了他遍地的足迹和汗水。在姜庄大桥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工地上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在最后架梁铺设阶段,从施工准备开始,天一直下着大雨,一个健硕的身影,穿着宽大的雨衣,在大雨滂沱时,仍穿梭在人群和机械中,时而举起双手,指挥机械进行吊梁作业,时而指挥技术人员测量梁板摆放情况……有一天,在雨中连续8个小时,他没有喝一口热水,没有落座过休息棚的板凳,那天数不清上上下下他来回跑了多少趟。直到最后一片箱梁吊装就位,他才露出了疲倦的笑容,他才知道雨靴内已经被雨衣滴下的雨水灌透,他才意识到自己全身上下已经被雨水淋得没有一处干燥和温暖的地方,用他那被雨水浸泡得发白发皱而又几乎麻木的双手,端起了一杯早已放凉的白开水。 对待企业,他是倾尽全力;对于自己,他却有点粗心大意,年纪轻轻,几丝白发已经悄悄爬上双鬓。就是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80后,将企业的命运和自己时刻紧紧相连,暴风雨来临时肯为企业遮风挡雨……他负责的部门多次被业主、监理、公司、项目部评为先进部室,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公司优秀职工代表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