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箱维权:sxyqfz@163.com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欢迎进入山西舆情法治网!
法治时评 首页 -> 法治时评
治国理政地方谈:少些机关风 多些土腥气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6   发布来源: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程的迫近,各地都把精准扶贫当作是重中之重,机关干部到贫困地区调研走访也越来越多。但笔者发现有些机关干部在走访调研时,总觉得自己与群众沟通不畅,自己说的群众理解不了,群众讲的自己不甚明白,这样以来连交流都成了问题,就更别谈深入群众了。

    那么,机关干部该如何深入群众呢?

    前不久网上热传 “老省委书记胡富国回来了”的视频,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视频中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和众人围坐在村民家门口的水泥台上,给乡亲们倒酒、散烟。一把椅子当餐桌,一碟小菜可下酒,拉拉家常,谈笑风生。言行举止没有一点官架子,土得都看不出这是一位曾经的省委书记,让人看后倍感得亲切。笔者认为机关干部要深入群众,缺少的就是这股土腥气。

    深入群众要少着一些机关装,多着一些民间装。一些机关干部下乡调研尤其是深入贫困户调研还是习惯于机关工作的装束,展展的衫衣、笔直的西裤、擦亮的皮鞋,虽然这样展现出机关干部的精气神,但也无形中给老百姓一些“官”的感觉,心里不禁有所拘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能畅所欲言,不能把生活的难、日子的苦尽情倒出,就产生的答非所问、言不合题的情况。因此,机关干部在去基层走访时,除了一些比较正式场合外,其它情况应多着一些普通的便装。这样以来,到老百姓家里走访的时候,群众就不会有太强的差异感,也就不会太过拘束,更有利于与老百姓交流和沟通。

    深入群众要少说一些官话套话,多说一些群众话。一些机关干部下乡时总喜欢习惯摆大道理、说官话套话。讲政策时把政策原原本本念给老百姓听,交流谈话时总是分出一个一二三来,官话套话一大堆,老百姓听不懂、也不想听,最后只会认为群众难以交流。所以,机关干部在下乡走访调研时要特别注意话风,尽量多说一些简单易懂的的群众话。宣讲政策时,要先把政策法规摸清吃透,然后再用群众话去表述给群众听;与百姓交谈时,多问一些家长里短。这样以来老百姓愿意听,也能听得懂,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深入群众要多一些“回头看”,少一些“一锤子买卖”。一些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往往是把走访调研当成是“一锤子买卖”,仅仅是把走访调研当成是任务。只要完成了规定的走访,就觉得万事大吉。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解决没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处理没处理,政策执行偏差纠正没纠正,不再做深入跟踪,从而许多问题只有上文没有下文,使得走访调研沦为了“形式主义”。因此,机关干部在在走访调研贫困群众的时,要多组织一些“回头看”,看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解决没有?反映的困难妥善处理没有?政策执行偏差纠正过来没有?处理结查群众满意与否?发现没处理、没解决、没纠正、不满意的情况,要继续跟进,联系、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解决处理,直至群众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会让群众满意,才能取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进而增进党群关系。

    总而言之,机关干部在下乡走访调研一定要少一些机关风,多一些土腥气,要将自己变成群众中的干部,干部中的群众,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忻新语——文康)


法律咨询 更多
标 题:
姓 名:
内 容: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