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箱维权:sxyqfz@163.com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欢迎进入山西舆情法治网!
普法专栏 首页 -> 普法专栏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使命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5   发布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使命

  □丁国强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提出了改革要求,包括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惩戒制度等内容。这是党的文件首次就人权保障法治作出系统而又具体的规定,既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又体现了通过司法救济手段切实保障人权的改革努力。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政治认同向司法实践转变,体现了价值追求与制度机制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人权实践的突破性发展。

  完善司法人权保障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人权是人作为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是人维护生存和过体面生活的必要条件。德国法学家考夫曼说:“一个人绝不得被剥夺所有事物,以至于他不可能作为人格的一个生命与尊严生活。”可以说,社会越发展,人权就越被重视,人权保障也就会越深入。保障人权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前提,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追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完善,法律所设定的公民权利义务也不断完善。要使法律所确认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就必须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使通过法律实现权利成为社会常态。有学者认为:“仅作为一种道德权利而存在的人权本身仅具有道义上的号召力,缺少真正的行动力,故而人权必须转化为一种‘法权’,镶嵌进法律成员共同体的法权结构当中才具有生命力。”

  司法先天就具有人文性,司法只有以人为目的,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命运、人的幸福,才能使法治不偏离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国家治理制度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司法保障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保障人权是国家政治伦理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政府的严格责任。国家治理体现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规范运行,而防止国家及其他社会权力溢出法律边界,就必须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在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防范冤假错案、防止司法权滥用等方面,以充分体现宪法法律精神、程序的正当性和权利救济实效,特别是要将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贯穿到刑事司法全过程。英国法学家萨达卡特·卡德里说:“刑事审判其实展现了人类尊严的含义,显示一种文明尊敬地对待最卑劣的敌人——假定他们是无罪的,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对抗,给予他们辩护人为其辩护。”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

  司法权虽然是一种被动解决纠纷的消极权力,但是,司法在价值和态度的表达上却不是消极的。司法宣示和彰显了人权保障的价值,明确了侵犯人权的法律后果,为人权保障提供了司法救济渠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人权是法治的试金石。司法是人权实践的关键环节。没有司法的推动,人权标准就会停留在应然层面难以转化为实然,公民的法定权利也难以转化成为实有权利。

  自1911年的《鄂州临时约法》首次将人权入宪以来,人权司法保障随着法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人权的实现是与法治建设同步的历史过程。法治建设的每一项重大进步几乎都与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相关。劳动教养制度废止,使得《立法法》所规定的只有通过法律才能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原则得以落实,任何约束人身自由的措施都必须走司法程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赢得司法信任的先决条件。司法的目的价值必须要始终以人的需要为指向。司法机关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又要在司法活动中凸显人权价值,在保障人权与程序正义的有机结合中实现公共秩序的价值衡平。公检法司要在保障人权上形成共识和合力,凸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功能,防止司法专断和恣意。要将保障人权的观念转化为每一名办案人员的自觉行为,融入到执法和司法活动中,体现在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杜绝刑讯逼供以及司法公开等具体环节上,将保障人权融入到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效果中。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保障人权是司法的基本功能。司法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法律正当程序实现宪法法律的基本价值,保障人权的尊严和权利。公民的大部分权利都有获得司法救济的可能。司法救济在人权救济措施中居于核心地位。要坚持平等保护的原则,通过规范法律标准等措施解决侵权赔偿案件中存在的“同案不同判”、“同命不同价”的问题。将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充分体现到个案当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充分体现刑罚的谦抑性和人道性。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通往公平正义的重要一步,但绝非是人权事业的终点。有学者指出:“权利保障机制的发达并不意味着侵权现象的消失,相反,任何发达的人权制度都不可能在事实上消灭侵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也充分表明人权价值和人权制度并不归西方国家所独有,走出一条人权司法保障的中国道路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使命。

(来源:法制日报)

 

法律咨询 更多
标 题:
姓 名:
内 容: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Copyright © 2014 yq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山西舆情法治网 主办单位:山西舆情法治文化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维权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委党校15号楼 电话:0351-7980400 0351-7030101 许可证号:晋ICP备12008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