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建军)工作组进村入户,和群众同吃同住,派饭付钱10元/顿;事前培训,统一问卷,让群众放开说,细分为18类475件问题;群众代表议事会不当“花瓶”,议事决策定计划,襄垣县委坚持走群众路线,解决典型压煤村搬迁后的集中持续上访问题,稳民心、顺心气。
在襄垣,北马喊村北坡自然村是典型的压煤村:人口不足400,从2009年至今,群众认为煤矿补偿分配不公经常到各级上访,成了县里的“老大难”。该县压煤村众多,互相比照,北马喊村的搬迁涉访问题已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襄垣县委决定让县法院院长姚江平带10多人的工作组进村。工作组进村前,姚江平一人先到北马喊村“暗访”,从开始被村狗追,遭遇百姓冷淡,到入户坐炕头促膝长谈。在讨论后工作组认为,压煤村搬迁后持续上访问题的症结在于部分干部不尊重群众意见,补偿款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等问题,绝不能蜻蜓点水搞调研,坐在办公室拍脑袋解决问题,而是要干部进村入户问策,群众代表议事决策,集群众之力理顺压煤村搬迁补偿带来的群众上访问题。
“您好,我们是工作组的×××、×××,今天过来征求意见。组长姚江平的电话是×××,我们的电话是×××,可随时打电话反映。如果因开会未接电话,可直接打县法院信访办的电话×××,负责人是×××”“请先介绍家庭情况”“关于搬迁补偿的意见”“最后还有补充意见吗”“这是谈话记录,核实后请签字或按手印”,这是工作组规定的入户谈话程序。
群众见干部诚心登门征求意见,也打开“话匣子”。经过十多天的集中走访和梳理,细分为18类475件问题。工作组制订三套解决方案,分类施策,一户一策。村里还成立了群众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涉及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必须通过议事会。
截至6月底,入户走访告一段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正得到一步步解决。
编后
作风对头难题可解
脱离群众,唯我独尊,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热衷坐在办公室拍脑袋……这都属官僚主义的范畴。压煤村搬迁问题的积累形成,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上述作派的影子。可喜的是,襄垣县找到了破解“老大难”的金钥匙,那就是转换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
在基层一些问题处理上,如果群众的呼声总是沉没,意愿难以占据主导,那往往离死胡同也就不远了。转换思路,转换立场,是破解难题的根本。希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那些“老大难”越来越少,助推“老大难”的官僚主义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