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正悄悄发生着新变化:检察人员踊跃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各级检察长带头参加培训,各基层院纷纷引进市院推出的“双实”培训模式……201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系统有330余名检察人员经过系统培训,成为行家里手和岗位排头兵,这些可喜变化源于该市检察机关的教育培训品牌建设。 ■转变观念 提出检察教育培训品牌建设思路 2010年12月,北京市检察院被高检院确定为全国公诉业务实训基地试点单位。2011年1月,该院着手起草《全国检察机关公诉实训工作方案》,成立了公诉实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公诉实训课程的开发和有关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北京检察教育培训的特色品牌。 如何打造教育培训的品牌?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北京市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处长李继华告诉记者,首先要转变观念,原来培训都是讲授式的,老师灌输什么学生听什么,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学员满意度也不高。为此,该院在公诉实训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理念和八大转变。六大理念就是“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行动为方式、以能力为目的”。八大转变是指培训工作“以经验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变、“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员为主体”转变、“单一讲授式教学”向“全程研讨式教学”转变、“混合型课程设计”向“专题型课程设计”转变、“教授教检察官”向“检察官教检察官”转变、“大班教学”向“小班教学”转变、“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转变、“以知识为目的”向“以能力为目的”转变。 “这是经过培训实践和深入调研得来的。”李继华说,最终确定了以“双实”模式、检察官教官制度为主要特色的北京检察教育培训品牌,这个品牌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台湾著名检察官张熙怀专门给李继华发来邮件,请他介绍“公诉实训”的课程设计、教案编撰、师资配合、师生互动等,以介绍给台湾检察同行。 ■创新方式 打造检察业务培训的“升级版” 2011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正式推出教育培训工作“升级版”——以实务为培训内容、以实战为培训方式的“双实”模式。以实务为内容,就是以某项检察业务技能的关键节点或薄弱环节作为主题,以真实、典型的案例作为教材,整个实训过程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展开。以实战为方式,就是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现场教学、对抗演练等实战性教学方法,将检察工作的实践内容、实际操作过程搬上课堂。 来自广西的全国检察教育名师农中校在观摩了北京的公诉实训班后说:“北京市检察院以公诉的一个环节作专项,实战演练、找问题、研讨评议,切合了实际需要,对技能提高有目共睹。这种方式是业务培训的方向。” 随后,北京市各基层院纷纷引进“双实”培训模式,努力提升检察教育培训效果。市检二分院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岗位实训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海淀区检察院制定了《检察业务实训流程》,石景山区检察院推出《关于组织开展检察业务技能实训活动的实施意见》。 今年初,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制定了该院2013年教育培训计划及分解表,截至目前已举办侦监、反贪、公诉等实训班4期。在日前刚结束的“反贪信息化侦查及讯问技巧实训班”上,该院检察长蓝向东和副检察长们全程参与,全体反贪干警积极参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在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上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探索练战一体实训模式,以真正取得培训的实效。”怀柔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赵晓峰说。 ■培养师资 建设一流的检察教师队伍 培养自己的教师是北京市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大特色。“传统培训的做法是请大学老师、专家学者授课,实训改革后,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我们自己的检察官,这个变化非常显著。”李继华谈起检察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时充满感慨,因为这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司法官教司法官”的司法职业培训规律。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检察机关培训课程的993门课中,有745门属于检察业务课程,约占总数的75%,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检察业务工作。而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经验,能够紧贴工作实际和干警需求的,是该市检察机关的一批检察官兼职教师。 早在2007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工作就聘请各部门优秀检察官登台授课,以后,这支队伍逐渐扩大,检察官教官制度也逐渐完善。该市检察官兼职教师队伍由公诉、侦监、反贪、反渎等部门的优秀检察官组成,目前,157名兼职教师中有94名来自市院、分院,63名来自区县院,他们都是岗位精英,不少人是检察业务专家,有理论、有经验、有成果,熟悉专业,了解基层工作和干警所需。他们的观点把握得准,问题分析得透,案例选取得精,授课针对性强,因此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今年6月,北京市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北京市检察教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北京市检察教官管理办法》,为检察教官的选拔、培养、使用建立了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 ■狠抓实效 不断推进检察教育专业化和规范化 历经三年努力,北京市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兼职教师、朝阳区检察院公诉二处副处长叶萍说:“实训中的互动、交流过程让教师和学员都受启发。我面对的学员很多都是岗位精英,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你的空话大话人家听得出来,所以每次讲课前我都要认真准备,争取让学员有所收获。” 近日全程参加了一次民行检察实训班的丰台区检察院助检员高海涛说:“如果说以前对实训这种模式还有些不太了解的话,那么今天的实训让我彻底接受了这种培训模式。希望这种实训能经常搞。” 北京市检察机关的教育培训品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叫响。河南、河北、江苏、福建等省市检察机关纷纷选派学员来北京培训,或者邀请教师到当地授课。 河南省检察院的钱进说:“北京市检察院探索的这种实训,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方面老师选得好,把最精干的力量拿出来讲课;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得好,将实务的东西全部设计为课程,将实践内容提高到理性高度,课程安排非常科学。” 记者发现,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竞赛活动获奖名单中,有4名新科十佳公诉人和4名优秀公诉人,是到北京参加过公诉实训班的学员。 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幸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把教育培训放在检察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位置来抓,促进了检察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培养出一批业务骨干和专家型人才。去年高检院检察教育培训调研报告显示,北京的培训覆盖率和满意度分别位居各省级检察机关第二、三位,走在了全国检察机关前列。今年北京教育培训又有新成果,在高检院组织的首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评审中,我们在12个精品课程中名列第一。”( (来源:检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