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专题介绍了晋苏两省典型经验
本报讯 (记者 李晓芳)5月中旬第九届深圳文博会山西展团签约总金额突破50亿元。在这个国际文化产业的盛会上,山西文化企业融资活跃,成交踊跃,成为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6月14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山西、江苏两省作经验交流发言。
省委、省政府近年将文化强省建设作为转型跨越的主战场,历经3年攻关,创造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山西样本”,连续4年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全省共有578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核销事业编制15100人。
99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省财政一次性拨付2726万元作为企业注册资本金,整合49家报刊社组建五大集团,整合23家报刊,培育6家专业报刊传媒企业。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我省省市县三级共有163家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按照中央要求,我省除省晋剧院保留事业体制外,全部转企改制。
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全面完成。山西出版集团所属在内的110家新华书店、10个出版社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2009年我省率先完成出版发行改革任务。
电影发行和放映单位转企是改革的重点。山西电影制片厂、省电影公司、山西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省市县三级154家电影发行放映和电视剧制作中心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广播电视局台分离、网络整合和网络中心转企改制任务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实现局台分离,组建广播电视台。全省广电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格局已经形成,新的网络公司已经注册运营。
组建综合执法机构和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全省11个市、119个县完成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组建了文广新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2012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晋召开,领导决策驱动、舆论造势驱动、政策保障驱动、督导检查驱动的“四轮驱动”,以组建文广新局为龙头,同时带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成立、电台电视台合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与电视剧制作合一的 “以一带三”的“山西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